在岗教师

    【个人简历】

    黄小钫,男,汉族,江西赣州人。先后就读于南昌大学、中国永利集团304am。2009年至2021年期间,任教于中共北京市委党校政治学教研室,期间,先后在北京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挂职锻炼(2012—2013年)和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(2015—2019年)。现为中国永利集团304am官方入口副教授。

    【研究领域】

    中国人大制度、国家政权建设史、政治代表理论

    【科研项目】

    (1)中国地方人大的会议体系及其运行机制研究》,国家社科基金度一般项目(20BZZ041),在研

    (2)《新时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机制建设研究》,北京市社科基金重点项目(20LLZZB035),在研

    (3)《西方政治代表理论研究及其启示》,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(13CZZ011),结项

    (4)《北京市完善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的实践探索与理论思考》,北京市社科联青年资助项目(2013SKL024),结项

    【科研成果】

    (1)《西方政治代表理论研究》,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0年版。

    (2)《论人大制度的优势及其治理效能的转化与提升》,《教学与研究》2021年第3期,《中国社会科学文摘》2021年第8期全文摘编

    (3)《人民民主的百年探索及启示》(二作),《光明日报》2021年3月10日

    (4)《新时代推进人大制度建设的现实路径》,《改革内参》2020年第24期

    (5)《当代西方非选举型政治代表探析》, 《北京行政学院学报》2020年第4期

    (6)《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制度建设成果》,《人民日报》2020年4月9日

    (7)《正确把握和处理地方人大常委会履职工作中的若干关系》(一作),《人大研究》2019年第11期,人大报刊复印资料《中国政治》2020年第1期全文转载

    (8)《改革开放40年 人大监督更有力度更具权威》,《光明日报》2019年3月17日

    (9)《弱势群体的集体权利及其代表:当代西方群体代表制理论评析》,《国外理论动态》2019年第3期,人大报刊复印资料《政治学》2019年第6期全文转载,《中国社会科学文摘》2019年第7期全文摘编

    (10)《坚定中国政治制度自信》,《前线》2018年第12期

    (11)《我国省级人大常委会会次和会期制度研究》,《教学与研究》2017第10期,人大报刊复印资料《中国政治》全文转载

    (12)《中国共产党政治代表观的嬗变及其评析》,《教学与研究》2016年第9期,《中国社会科学文摘》2017年第1期全文摘编。

    【获奖情况】

    曾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、全国地方党校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

    【联系方式】

    通讯地址: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中国永利集团304am官方入口,100872;

    电子邮箱:hxf0505@163.com

永利集团304am官方入口|最佳线路